2017年5月19日,受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城环所”)邀请,我校华人策略社区周亮、崔星、张静老师带领40多位学子前往中科院城环所参加2017年度公众科学日活动。
中科院城环所是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由于我校长期支持科普事业,因此中科院专门发函特邀我校参加本次公众科学日的活动。本次活动也是我校环境学院与闽南师范大学九龙江学术论坛的一部分,闽师大化学与环境学院黄明强副教授带领40名闽师大学子赴会交流。
本次公众科学日的主题为“关注大气环境”,分为科普讲座和实验室参观两个环节。钟鹭斌博士等带来的《PM2.5防护纳米纤维口罩》、《室内空气净化系统》、《火电厂烟气氮氧化物处理技术》等精彩讲座,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刘可鑫同学说,听了讲座,才知道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各式各样PM2.5防护口罩,真正起到防护作用、达到国家标准的却在少数,讲座对日常生活很有帮助。
讲座结束后,中科院豆帅硕士和苗纪法博士带领大家参观了大气环境观测站、全尺寸脱硝催化剂模拟检测装置、室内空气净化设备标准化检测实验室、中科贝思达环境技术产业化研发中心(PM2.5防护口罩)。
胡煜昕同学表示,最感兴趣的是中科贝思达pM2.5防护口罩从实验室创新到产业创业的过程,对现在高校师生共研创新创业很有借鉴。胡同学在笔记里写下:“研究组先在实验室里制备纳米纤维,然后与企业合作面向防霾口罩研制高压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空气滤膜,在中试中突破制约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工业化生产的瓶颈,进而首批首家通过国家《PM2.5防护口罩》标准(T/CTCA 1-2015)全性能测试,获得授权证书。”
参观结束后,中科院城环所科研与合作处处长祁建博士与两校教师开展产学研主题座谈。他以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中心为例,介绍中科院城环所在科学发现层面如何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以中科贝思达为例,介绍与企业共建产业化技术研究中心,将纳米纤维膜实验室制备阶段推进到防护口罩中试生产阶段,孵化成功后帮助企业参与制定新国标,并将核心技术移植到纳米纤维高效低阻空气净化器过滤网等新产品上;以建立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服务金砖会议为例,介绍院地合作如何为地方服务、如何从政策管理层面通过环境物联网为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支撑。
中科院豆帅硕士讲解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中科院豆帅硕士讲解PM2.5防护口罩
中科院豆帅硕士与嘉庚学院张静老师及蔡均同学开展大气环境观测学术交流
华人策略社区师生、绿水守护者NGO与中科院城环所祁建处长合影
华人策略社区师生、闽南师范大学师生、社会组织绿水守护者代表与中科院城环所祁建处长合影